Kun

Kun

IT学徒、技术民工、斜杠青年,机器人爱好者、摄影爱好 PS、PR、LR、达芬奇潜在学习者


共 212 篇文章


概述

  内向少年的人生迷茫、反省与探索

起初:我不是主动寻求的

在我13岁、14岁的时候(那个时候读初中),我是全校的第一名(我那初中一届400人左右,但是由于地处偏远,学生质量很低),学习不错,人也算机灵,当时我爸妈是学校里的老师,就会有很多老师去跟我爸妈说,你的孩子真是聪明啊,然后我妈就很虚荣,每天和别人夸耀。我的同学们大部分也都很羡慕我,学习好,家境又好。最巅峰的时候,七门考试,我总分第一,五门第一,当时真的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

其实上面说的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对比之下得出的结论,如果我一直生活在我们镇上,大概一切都不会推翻,历史经验主义告诉我们,封闭使人落后,骄傲使人退步。如果说以前这种事情只是自我作斗争,那么这一次是别人来给我上一课。

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我没有来自于对手和知己的惺惺相惜,没有认同感,回想起来真实而又可笑啊。当时我们才14岁,大部分同学沉迷于低俗的玩笑,我因此被迫“学到”很多没有用的“知识”。而且很多同学都打游戏,我们班同学当时笑话我,说只会学习,我很不服气,所以在那两年我真的打了很多游戏,废寝忘食地打,周末整天打。很多同学面对我,更多的是阴阳怪气。

受到这么多人攻击,我当时就想,我学习是为了什么,面对这些事情我的内心真的很受不了,既然这样,那学习又有什么用呢。我能够做到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,但是我不知道我怎么做到的。所以,我

在我看来,大部分985 211的同学根本没有取得该有的成绩。

很要命的是,我的老师开始找各种各样的方式逼迫我学习,找我的茬。比如抄单词一百遍,比如调换老师,比如批评我的学习方式(现在看起来真的很没用而且根本没有必要)

但是,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,我的内心是很空虚的,没有目标,没有人文关怀,没有技术,我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,满足着他人的期望。为了父母的期望去读书,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去打游戏,低俗,为了和老师证明自己故意搞自己。我当时的老师,一辈子都在小镇上生活,他们根本不懂。我当时并没有很明确地想到这些,但是我潜意识里意识到了一些东西,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更何况我还想取得一些对自己来说过得去的成绩,我很恐慌,为了不让自己退步,我开始思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,我思考了很多,从被他们所说的家庭背景,到思维方式,到很多有争议的东西,我想了很多。

直到现在我压力大一些的时候我就会晚上睡不着,反反复复想这些事情,有些事情你真的解决不了的,你只能逃避。

人无好坏,但有适合与否

我的一个同学,她当时已经退了两级,所以比外面大两岁。初中毕业后读了两年专科,在后两年,大概是我大二的时候就已经结婚了,而我还是一个穷学生。我有时候在想,谁的人生是对的呢,谁的人生是更好的呢?

从她的角度看,她没有错。她自己貌似完全没有读书的想法,也拒绝读书,自己也没有去多多见识的想法,这样来看也许早早嫁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有了可靠的丈夫、孩子,比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貌似要好得多。

从我的角度看,也没有错。我一直立志看看外面的世界,我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将来,不止读本科,可能还要读硕士。我自己有很多的想法,尤其是读了大学之后,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所知所学十分有限,我还到了深圳,我想学摄影,想学计算机,想做机器人,甚至我想做出好的多媒体作品让别人看,这些东西甚至在太原都没有办法实现,我必须走,我所有的想法都出自我本身所见得来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,所以我愿意为之付出。

不止是她,还有很多读了985 211的本科、研究生,回到太原甚至老家四线、五线城市。在我看来,喜欢小城市

不要做对的事情,做想做的事情

永远不要让别人淹没你内心的声音

​ 而最重要的是,你要自己协调好自己。

最优秀的自己

目前我见过最完美的人是陈君。家庭优渥,自己人很好,虽然话不多但是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事情。自己有很多爱好,很多想法,能力也很强,学历也很好(本科天大,研究生中科院),工作也很好(腾讯,一线大厂,深圳),朋友也不少(也不多)。对我自己而言,他是一个榜样,是一个很好地参照。

​ 另一个是老番茄吧,其实不是很清楚他,但是他名声在外,而且也看过他和别人相处的视频,

​ 对内:认真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
​ 保持勇气。

​ 善于思考,勇于思考。思考技术

​ 对外:保持话少、朋友少。话少能让我集中精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

​ 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人与人的相处是建立在共有的爱好和见识上的。不要幻想和一个讨厌你的人做朋友。

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,希望可以推荐和交流一下。欢迎關注和 Star 本博客或者关注我的 Github